WFU

2015年10月10日 星期六

ゆめいっぱい 好多的夢想 (滿是夢想)

ゆめいっぱい 好多的夢想 (滿是夢想)
作詞:亜蘭知子 作曲:織田哲郎 編曲:織田哲郎 歌:関ゆみ子


☆楽(たの)しいことなら  いっぱい
ta no shi i ko to na ra  i ppa i
如果要充滿快樂的事情

夢見 (ゆめみ) ることなら   めいっぱい
yu me mi ru ko to na ra me i ppa i
如果要努力達到夢中看見的事情

今(いま)すぐ  おしゃれに 着替(きが)えて
i ma su gu o sha re ni  ki ga e te
現在就快點好好打扮

友(とも)達(だち)探(さが)しに 行(ゆ)こうよ
 to mo da chi sa ga shi ni   yu ko u yo
去尋找朋友吧

青(あお)空(ぞら)に 続(つづ)く 坂(さか)道(みち)
a o zo ra ni   tsu zu ku  sa ka mi chi
在藍色的天空接續不斷的坡道上

息(いき)せき かけてく  あの娘(こ)は  だあれ?
i ki se ki ka ke te ku a no ko ha  da a re?
喘著氣跑步的那個女孩是誰呢

忘(わす)れてた 宝物(たかさもの) 見(み)つけたよ
wa su re te ta  ta ka ra mo no  mi tsu ke ta yo
(她)忘記的寶物找到了哦

切(き)り取(と)った 時間(じかん)の 片隅(かたすみ)
ki ri to tta  ji ka n no  ka ta su mi
(是)剪下來 時間的一隅

夕焼(きりと)け 草原(そうげん) 風(かぜ)のにおい
yu u ya ke  so u ge n  ka ze no ni o i
晚霞草原 風的氣味

笑顔(えがお)の 魔法(まほう)を 教(おし)えて
e ga o no  ma ho u wo   o shi e te
笑容的魔法 被列舉出來

★元気(げんき)になろうよ  いっぱい
ge n ki ni na ro u yo i ppa i
想要變成充滿精神

キラ キラ しようよ  めいっぱい
KI RA KI RA shi yo u yo me i ppa i
努力達到閃亮的樣子

ハリキリ(はりきり) 翼(つばさ)をひろげて
ha ri ki ri  tsu ba sa wo hi ro ge te
就拉緊 展開翅膀

ペチャ クチャ  おしゃべり しようよ
PE CHA KU CHA o sha be ri shi yo u yo
一起喋喋不休的聊天吧

麦(むぎ)わら帽子(ぼうし)の 夏休(なっやす)み
mu gi wa ra bo u shi no  na tsu ya su mi
戴著麥稈草帽的 暑假

赤(あか)い自転車(じてんしや)で どこへ行(ゆ)くの
a ka i ji te n sha de  do ko e i ku no
騎著紅色腳踏車 去哪裡呢

日(ひ)だまりの  草笛(くさぶえ)が 聞(き)こえたよ
hi da ma ri no ku sa bu e ga  ki ko e ta yo
在陽光普照地方裡的草笛聲 聽見了哦

思(おも)い出(で)の あの橋(はり) 渡(わた)ろう
o mo i de no a no ha shi   wa ta ro u
回憶中的那座橋 走過去吧

陽炎(かげろの) ひまわり   マ シュ マロ の雲(くも)
ka ge ro u hi ma wa ri MA SHU MA RO no ku mo
閃閃發光的向日葵 棉花糖般的雪

心(こころ)の 絵(え)の具(ぐ)が あふれ出(だ)す
ko ko ro no   e no gu ga a fu re da su
心中的顏料 溢出來了


2015年10月4日 星期日

學學文創 學農food

受訪者:張基義  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副董事長




學農food 學農夫


張副董聽完我的簡介之後,跟我介紹學學文創的學農food餐廳,是由白米炸彈客楊儒門結合248農學市集與夥伴,實現米蘭世博正夯的從產地到餐桌的農產品供應鏈的創新,每個禮拜五在學學文創二樓會舉辦農夫市集,讓內湖科學園區的上班族科可以在周末前將食材準備好。當然也有食材介紹,讓買家知道食材的來龍去脈、現場還有料理教學,現學現吃、現學現賣。


跨界的火花


對於我的跨界,張副董拿微熱山丘的例子來鼓勵我。微熱山丘創辦人許銘仁是詮鼎科技董事長,在電子業26年,並非農業或是農企業專家,但憑藉著對電子產品細節的重視,生產過程的標準作業流程,品管的控制等,他並不是要做鳳梨酥、不是糕點業,他做的是品牌。

正如我所想,台灣農業品質夠好,只是後端流程沒做好,便宜又好吃的水果俯拾即是,我們從不把它當珍寶,唐朝楊貴妃想吃荔枝,不知要操死多少匹加鞭快馬,台灣的玉荷包卻是唾手可得。水果在台灣有如石油在中東國家,可惜台灣沒有成功地把珍寶推廣出去。

微熱山丘做到了,微熱山丘的鳳梨酥在日本可以賣到一塊90元台幣(台灣賣35元),這種定價主導權是過去電子代工業做不到的。


台灣的農業、農企業要走出去


張副董也鼓勵大家多去國外展覽參訪,如世界博覽會,張副董表示近幾次的世博他都有參與,如2000年的德國漢諾威、中國上海、韓國麗水、還有這次的義大利米蘭,參觀全世界在食品安全、農產品供應鏈的創新、飲食教育、食品方面的團結與合作等議題的成果。

這次的米蘭世博展,主辦單位因為「一個中國」的關係,建議台灣以「企業」而非「國家」的形式參加,我們顧及國家尊嚴而缺席。花蓮縣鳳林鎮是全國唯一通過義大利「慢城組織」(Cittaslow International)認證的「國際慢城」城市,所以台灣鳳林有被邀請設攤。此外,更有一群台灣青年決心靠公民的力量,在米蘭市區搭建台灣館,讓世界看見台灣。

米蘭除了世博之外,威尼斯雙聯展、米蘭三年展也都值得去看。




會後,張副董還幫我跟學農Food飯廳的餐飲經理牽線,也替我再上了寶貴的一課。從一開始的一塊空地的248農學市集,找到一群不要用農藥和化學肥料、對土地友善的農友之間的合作經營、理念打拼,到成功打進新光三越南西店、天母店、A11管等分店的心路歷程分享。今天又是收穫滿滿的一天。


2015年10月1日 星期四

改變台灣從改善文化開始 改善文化從改善地方博物館開始

採訪者:林志峰老師  (老師不喜歡頭銜 我從善如流)



台灣的定位


台灣的島國環境與資源,跟美國大陸文化大相逕庭,台灣檯面上許多先進長者到美國看到美國夢,便想盡辦法直接複製美國的一切,開口閉口就是美國美國美國....。

台灣的文化、教育、都市規劃等都想盡辦法學美國,這實在很奇怪,我們應該學習的是同樣是島國的英國或是日本文化。日本文化深受明治維新影響,而明治維新便是到英國取經。日本是禮儀之邦,英國可以說連小偷都很有禮貌。

台灣人沒有美國人高大,發展籃球很奇怪,我們動作比較靈活,比較適合足球和棒球。倫敦城市地方也小,因此不會把建築物蓋成像像張牙舞爪美國式的建築。台灣鋼鐵業不興盛,發展汽車產業也很奇怪。英國強調教育正常化,不要追求學歷,適得其所,能力才最重要,畢業就能就業,而台灣常常畢業後還沒有一技之長。


台灣微光


林老師希望不要有太多台灣之光,希望每個人都是台灣微光,這比較類似現代網路世界,每個個體都是獨立的一點,個體間的關係藉由網路連結起來,舊有的金字塔組織架構已經越來越模糊,就算是官僚系統,市民也可以直接透過總統信箱、市長信箱直接與各機關首長聯繫。

是否有機會把台灣微光凝聚在一起成為台灣燈塔?可能大有大的難處,老師還是傾向人人都是微光。我還是覺得如果真的人人都是台灣微光,組織架構又如同網路世界般互相連結,針對不同的需求性質連結組合,會形成各式各樣的團體組織,可大可小,變化多端,靈活活躍及彈性。


台灣應發展在地博物館文化


台灣已進入高齡社會,高齡社會的問題即將接踵而來,我們可以學習英國的博文館文化。其實很多退休人員還有很好的學術素養、很好的經驗值,對當地了解也相對透徹,如果可以有空間可以發揮,將會多采多姿。

在英國的老年人會在當地博物館當志工,博物館裡有很多在地的舊照片,因此當地的博物館非常有當地的特色,人情風文有點像台灣以前的雜貨店,不像台灣的博物館都著重在銷售,每一家都好吃好玩有點像小七一樣每家都類似。

老師推薦如果想學道地的英語,可以到英國各地的博物館,裡面有許多老年人願意帶你導覽解說,尤其是英國教育是提早進入專業領域,英國十四歲就分性向、分專業學習,所以在其專業領域上,有著更豐富的經驗。

數學老師認為數學最重要,最微小的電子最宏觀的宇宙都能透過計算來得知;歷史老師覺得歷史最重要,鑑古知今;所以教博物館的老師也覺得博物館最重要,也是很合理。不過林老師有一個高c/p值很高理由,發展英國各地博物館的成本很低,除了帶動地方特色,也可以解決許多高齡社會的問題,或許可以接近大同社會的「老有所終」。


世界大國也不見得要做汽車品牌


對於創業的建議,老師建議不要為了賺錢而賺錢 不要為了品牌而品牌,就算是加拿大、巴西、奧地利、西班牙、澳洲等世界大國,有鐵礦,也有工業,卻沒有發展汽車品牌,日本、美國、歐洲等國家汽車工業已經發展得很好了,直接拿來用就好,不一定要去跟人一較長短,台灣更不應該砸錢去發展汽車品牌

或是一開始還沒成熟時不要追求創造品牌。品牌不是天下掉下兩百萬就可以解決,而是要去把自己的能量做出來,夠穩健就會自然成為品牌,有能量就會水到渠成,品牌自然而然產生,不經意就能賺錢,不要刻意去營造,靠炒作的不長久。

最後老師鼓勵大家創辦自己的人生,想想自己想像六十歲的模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