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5年6月3日 星期三

農業的困境

作者:孫崇桓




是不是有哪裡搞錯了


香蕉過去一向是我國水果外銷最重要的品目之一,更是我國農產品輸日的主力產品,「台灣香蕉」曾於台灣早期經濟起飛時代為我國賺取大量外匯。

然而隨著「種種原因」,台灣香蕉在日本市場的地位已逐漸被菲律賓及中南美洲等國家取代,近十年每年的產量只有過去的三分之一,香蕉外銷比例也由過去的六成降至百分之三。






台灣農業技術不斷在進步,政府單位不斷在輔導補助,外銷產量卻不斷在退步,這一定有什麼地方搞錯了。


有錢大家賺,不好嗎


民國五十六年台灣香蕉產業達全盛期,全國香蕉總產量達六十五萬三千八百公噸。外銷日本的數量,達三十九萬四千九百六十六公噸,在日本香蕉市場有九成市佔率,成為當時外銷金額居冠的產品。

光是粗糙包裝以每籠45.36 公斤為單位的農產品,在農業掛帥的五○年代,就能與蔗糖、稻米,並列「台灣外銷產品三傑」。

當時青果運銷合作社坐擁台灣三分之一的外匯收入,台灣光靠香蕉單一作物,便為台灣帶進大筆外匯,當時的蕉農好不神氣,那時蕉農一年的收入是20萬,是公務人員的三十倍,在政府重視,民眾有感的情況下,香蕉產業理當步步高升。

可惜事與願違,最近十年台灣總出口香蕉的產量已不到當年的十分之一,當時香蕉大王吳振瑞〈曾任高雄旗山青果合作社理事主席〉,因捲入蔣家太子與夫人派惡鬥,以金盤金碗案判刑入獄;時任中央銀行總裁兼任行政院香蕉發展委員會的徐柏園也跟著下台,加上其他原因,從此之後香蕉產業江河日下.......

唉....有錢大家賺,不好嗎


如果台灣水果有品牌


台灣不論是人力或物產等資源,品質都相當傑出優秀,可惜一直缺乏品牌,處處還停在代工思維,因此台灣的品質價值一直呈現不出,不斷藉著過勞來賺取低毛利。

台灣的水果也是,品質夠好、外銷品管夠嚴,口感佳,但缺乏品牌,無法像美國的Driscoll’s、Dole,紐西蘭的Zespris等以品牌的名義出口,因此台灣果農必須長期接受低賤的農產品價格來內外銷〈如香蕉以每籠45.36 公斤為單位〉,這差異有如過去以"分"為單位買賣的農地VS以"坪"為單位買賣的建地。

在台灣很少有一種水果每公斤超過百元以上,在日本,隨便一顆哈密瓜都要三四千塊新台幣,可是日本的物價指數、消費能力也不過台灣的三倍左右。

沒有品牌的農作物也容易受到食安風暴引響牽連,價格無法平穩,即使農民有心,在接連虧損的情況下,農民也只能選擇用低廉的成本來栽植,接著不斷惡性循環。

目前代工時代已過去,救經濟不能再靠高用水、高用電、高污染、高補貼、超低毛利的代工產業。而台灣水果的優勢仍存在,世界糧食都在短缺,何況是須嚴格氣候條件才能栽植的水果,更是物以稀為貴,只要建立起良好水果品牌,重拾消費者信心,台灣水果王國旆旗將再度立起。